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分别召开部分地方、部分部门单位、中央指导组学习教育调研座谈会,会议强调,要一体推进学查改各项工作,坚决克服松劲懈怠、闯关过关思想,努力把学习教育抓紧抓实,防止虎头蛇尾、走过场。本固枝乃荣,源清流长波。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深悟透”为基、“问题导向”为要、以“长效监督”为盾,告别“虚功”,让学习教育“走心”更走实。
以“学深悟透”为基,破除“纸上谈兵”的形式主义。学习中央八项规定,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学”“学什么”。它是党中央以作风建设破题开局的“先手棋”,直指“四风”顽疾,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重要基础;它聚焦的是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具体问题,字字句句都是对党员干部的刚性约束。要把学习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中,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悟透“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若不愿长期投入心力、狠下苦功,仅停留在短暂学习和肤浅认知层面,便难以实现深刻透彻的掌握。要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三会一课”常态化开展对照检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让“软要求”变成“硬指标”;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作风问题“无处藏身”。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以“学深悟透”为基,破除“纸上谈兵”的形式主义。在“走心、走实、走深”上下真功夫,让规定精神真正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
以“问题导向”为要,打通“学用脱节”的关键堵点。中央八项规定的学习,最怕“学归学、做归做”的“两张皮”。必须以“问题导向”为手术刀,精准切除“学用两张皮”的病灶,让八项规定精神真正从纸面落到地面。解决“学用脱节”,关键在于让学习始终瞄准“问题靶心”。要带着“具体问题”学,比如在学习“精简会议”条款时,不妨先盘点本单位近三个月的会议:哪些是“可开可不开”的?哪些是“层层重复开”的?哪些是“议而不决”的?把这些具体问题摆出来,再对照规定找答案,就不会陷入“空对空”的理论说教。“学用脱节”的反复性,决定了治理不能“一阵风”。要建立“学用对照”机制,比如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不仅要汇报“学了什么”,更要说明“改了什么”“成效如何”,让“学做分离”者无处遁形。说到底,打通“学用脱节”的堵点,本质是要回答“学习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更好地履职尽责;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赢得群众信任。唯有始终盯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八项规定精神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指南针”和“护身符”。
以“长效监督”为盾,杜绝“一阵风”式的表面文章。作风建设如同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八项规定的落实,最怕“雨过地皮湿”的敷衍。破解“一阵风”,关键在于让监督从“运动式”转向“常态化”,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整改”的全周期链条。监督不能仅靠“少数人监督多数人”,而要激活“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力量。要强化“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把八项规定执行情况作为领导班子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让“软指标”变成“硬约束”;要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通过“随手拍”“一键举报”等便捷方式,让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监督员”,长效监督的本质,不是“管人”而是“护人”——既守护党的优良作风,也保护干部不越红线。唯有让监督始终“在线”、震慑持续“加码”,才能让党员干部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把八项规定精神从“外在要求”内化为“内在习惯”,让清风正气真正成为常态、化为长效。中央八项规定的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唯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拒绝第一次”的定力、“不越雷池一步”的坚守,才能让八项规定这颗“种子”,在日常工作的土壤中扎根生长,结出党群同心、风清气正的丰硕果实,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