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作为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政治灵魂与精神脊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风,彰显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映照责任担当,关乎事业成败。它绝非空洞口号,亦非表面形式,而是扎实推进各项任务的基石。提高党性修养与强化作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深学细悟中筑牢党性根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党的理论与精神,仅仅“知道”远远不够,真正“掌握”需将学习引向深入,融入内心,付诸实践。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工作时,即便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仍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心中。他带领群众治理“三害”,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担当。在新时代,我们也应通过集体学习碰撞思想火花,借个人反思深化理解,以现场研讨增强感悟。将党的理念咀嚼透彻,领会精神实质,转化为自身语言,融入日常行为与岗位履职,使其成为指引行动的灯塔。
在履职尽责中锻造务实作风。面对工作任务,真正的党员从不推诿、拖延、逃避,而是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形成闭环管理。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面对百坭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她不绕开难题,不躲避责任,主动深入群众,了解实际需求,为村民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在推进工作时,对于该推动的任务不等不靠,对于需协调的事项,第一时间跟进解决,让优良作风成为破解难题的“助推器”,以务实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在执行标准中秉持严谨作风。细节决定成败,标准铸就品质。从细微之处抓起,严格遵循制度流程,执行过程不打折扣、不变通、不松懈。“大国工匠”徐立平,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极其危险的岗位上,他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几十年如一日,每一刀都精准无误,确保了产品质量,保障了国家利益。在工作中,我们对待每一项任务,都要像徐立平对待火药微整形一样,从文件起草的措辞严谨,到项目实施的步骤规范,以扎实的过程管理,保障工作成果经得起检验,以严谨作风彰显党性原则。
在内外互动中展现积极作风。态度决定服务温度,作风影响工作氛围。无论是内部协同合作,还是对外服务群众,都应主动沟通、积极回应、耐心处理。廖俊波同志在工作中,无论是面对干部群众的诉求,还是与同事的协作,总是热情满满。他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用高效、专业、亲和的作风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内要积极配合同事,形成工作合力;对外要热情服务群众,树立良好形象,以积极作风传递党的温暖,赢得群众信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性修养需常抓不懈。我们要以坚定的党性修养为基石,筑起坚固的作风建设堤坝,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共产党员的新作为、新担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