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党中央在全党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其中,开门教育是学习教育关键环节,通过听民声、抓监督、办实事等重要举措,不仅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作风建设中来,更让作风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广开言路,让民声成为作风建设“风向标”。民声是民意的直接体现,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晴雨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要深入人民群众中开展调研,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走访、夜校、监督一点通小程序等方式方法,广泛收集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公共服务、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搭建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对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党员干部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根本原因,举一反三,制定符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只有真正把民声当作作风建设的“风向标”,才能让作风建设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强化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在开门教育中,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方面要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包括项目进展、资金使用等,让群众全面了解政府工作;另一方面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题反映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要及时受理、从严从快核查,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还可以通过邀请群众代表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监督,让人民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监督员”。通过人民群众监督,促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权力运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
真抓实干,把办实事落实到“心坎”上。作风建设最后都体现在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注点入手,着力解决出现、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要把办实事与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如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要根据群众需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只有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深化作风建设,听民声、抓监督、办实事,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刘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