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命题。在新时代的宏阔画卷中,深刻理解“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内涵,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续加压、久久为功,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作风建设为何必须常抓不懈?从历史的长河中回溯,我们党正是凭借优良作风,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延安时期,倡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的作风让共产党人在物质匮乏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克勤克俭、廉洁奉公的风尚,保障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平稳起步。
坚持“常”“长”,首先要强化思想教育这个基础工程。党员干部应将作风建设的要求深植于心,持续从思想源头正本清源。通过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于人民,从而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要注重制度建设这个保障。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细化各项规定,让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以严格的制度执行彰显作风建设的刚性约束。
在实践层面,要紧盯作风建设的新动向新表现,精准施策、露头就打。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可成为有力武器,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监督举报平台,让群众能便捷地反映身边存在的作风问题,拓宽线索来源渠道;监管部门则借助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违规行为,实施靶向监督。在基层治理中,针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精简会议文件,推行“一线工作法”,让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公款吃喝等奢靡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格经费审批报销流程,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让违规者无机可乘。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常”“长” 二字为指引,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如此,方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时代新征程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冯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