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聚焦隐形变异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从 “快递送礼”到“隐蔽聚餐”,从“数据造假”到“指尖减负”,一系列靶向治理举措犹如春日剪枝,为作风建设剔除歪枝斜杈,让初心根系深扎厚土。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唯有常修常剪、久久为功,才能让党的事业大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挥好“剪刀”:在动真碰硬中剔除作风积弊。整治作风顽疾,需有“刮骨疗毒” 的勇气和“绣花针”的精细。浙江开展“清风护航”行动,运用大数据比对筛查“异常消费”“高频报销”,让“隐蔽腐败”无所遁形;陕西推行“作风建设积分制”,将干部考勤、服务质效、群众评价等量化打分,倒逼“躺平式干部”起身干事;江苏建立“基层观测点”,通过一线干部“嵌入式”反馈,精准捕捉“会议扎堆”“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新表现。这些实践证明,唯有把“显微镜”对准细节、把“手术刀”切入肌理,从制度层面堵住漏洞、从监督层面织密网络,才能让作风问题无反弹之机、无藏身之处。
厚植“根基”:让初心在实干中根深叶茂。作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让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在“为民办实事”上。云南“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开到百姓家门口,现场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就业创业等难题,让“办公桌”与“石凳” 同频共振;上海推行“政策找人”机制,通过数据跑路主动匹配困难群众,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让民生红利直达末梢。这些生动实践表明,当干部放下“官架子”、扑下“身子”,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就能在 “修枝剪叶”中培育出干群同心的“参天大树”。(解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