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聚焦陕西榆阳区黄家圪崂村通过党员挂牌亮身份,为乡村振兴添活力。该村通过创新开展党员挂牌、包户联心、设岗定责活动,为党员搭建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展示形象的“大舞台”,全村上下形成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家家户户争先进”的火热氛围。黄土高原褶皱里的黄家圪崂村,正经历着从“沉睡”到“觉醒”的蜕变。这种转变的密码,就藏在每户门楣上那块不过巴掌大的“共产党员户”木牌里。这种看似简单的身份标识,实则是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揭示着新时代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深层逻辑。
挂牌亮身份的本质,是通过空间可视化的方式重构党员与群众的关系网络。当“隐身党员”变为“在岗哨兵”,组织纪律就从抽象条文转化为具象约束。这种设计巧妙解决了农村党员“组织覆盖难、作用发挥难、群众监督难”的三重困境,让每块木牌都成为流动的党徽,每户挂牌家庭都化作前沿堡垒。
乡村振兴需要的不只是资源投入,更是治理主体的能动性激发。挂牌制度通过赋予党员“双重身份”——既是普通村民又是服务先锋,推动其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谋划者。这种角色转换催生出内生动力,使政策落实从“自上而下”的传导,升级为“上下互动”的共治。
在传统乡土社会日益解构的今天,挂牌亮身份完成了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它将抽象的政治信仰具象为日常生活的仪式感,用最朴素的方式重构乡村精神秩序。这种文化再生产不仅强化了组织认同,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新时代的乡村共同体意识。
黄家圪崂村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命题。当党建创新深度嵌入乡土社会,当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效能,那些挂在门楣上的小木牌,终将连缀成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壮阔图景。(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