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国家治理是“神经末梢”和公共服务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政策落地、矛盾化解、民生保障等众多职能,具有上传下达的功能,是连接上级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呢纽带。近年来,随着广大群众诉求的多样化以及工作划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基层减负必须要行动起来并且要落在实处。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取得显著成效。为基层减负要立足于基层实际,出实招,出新招。
为基层减负要精简会议。基层工作人员直接面对广大群众,为了更好的服务老百姓,基层工作人员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情况,去到老百姓的家里、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拉家常,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和需求。如果会议过多,势必会占用基层干部入户了解的时间,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为基层减负要整合各方资源。基层干部大多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对于同一个数据,会有不同的部门来统计资料,并且表格样式和具体要求还不一样,这样的话基层干部就要浪费不少时间去处理这些工作,要破解这个问题,需要上级部门整合资源,在部门之间形成联动,把各部门的要求进行汇总,一次性的让基层干部提供数据资料。
为基层减负要加强科技赋能。基层的工作繁多,要进行防汛、防火等工作,如果能把一些无人机等技术用于这些工作领域,不仅可以保护基层工作人员,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持续创新工作模式、规范管理制度,让基层减负真正的落在实处,更好的释放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折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