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从“纸上”到“脚下”:青年干部解锁工作门道的密码

2025-09-10 10:24:22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西沙街道办事处

青年干部从书声琅琅的校园走向烟火蒸腾的基层,他们带着学历赋予的视野、知识沉淀的底气、创新涌动的锐气,更揣着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子心。这份蓬勃向上的力量是改革攻坚最需要的“火种”,青年干部要打破“学生思维”的桎梏,在泥土里扎下根、在民心中找到向,让青春的能量真正转化为建功立业的实效。

门道藏在矛盾深处,办法隐于问题之中,而解锁的钥匙就是换位思考。许多矛盾本无对错,只因立场不同。学会换位思考,要先沉下身子当“听众”,不急于用政策条文“下结论”,而是耐心接住群众带着情绪的抱怨,从絮叨中捕捉他们最在意的痛点。更要代入角色算“细账”,只有站在对方的生活场景里算清“生活账”“情感账”,才能读懂那些看似“不讲理”的坚持。在此基础上,还要贴着需求找“解法”,用方言土语把政策译成“家常话”,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手续,在不碰原则红线的前提下协调出“各退一步”的中间方案。让群众感受到,干部不仅懂政策,更懂他们的难。

门道从来不是会议室里“议”出来的,而是脚踩泥土“踩”出来的。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青年干部“多走多干”,只有脚下沾的泥越多,心中的情才越真。青年干部不仅要到乡下田埂走走,跟着老农学插秧、辨苗情,在汗流浃背中体会“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还要和村民同坐田埂歇脚,听他们聊今年的收成、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保,更要在共饮一壶粗茶时,把“急难愁盼”记在心上,学着用他们的语言拉家常。

门道不是说明书上的“教程”,一看就会,而是需要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灌的修行。摸门道的过程,难免碰壁受挫,或许在一次调解时因措辞生硬激化了矛盾,或许在落实政策时因忽略细节打了折扣。这时候,更要耐住性子复盘群众哪句话里藏着未说出口的顾虑。在一次次试错中校准方向,在一遍遍优化中贴近实际,方能让工作方法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青年干部摸清的“门道”,从来不是工作的技巧,更是连接民心的密码。当他们在换位思考中读懂群众的期盼,在泥土里扎下为民的根须,在实践中练就成事的本领,便能将个人成长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让青春的光芒,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路。(李小军)

责任编辑:陈亿洲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