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但不是唯一标准。数据一旦“掺水”,不仅失真失实,更会误导决策,损害政府公信力,背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数据本是工具,而非目的。工作的本质是为民服务、推动发展,数据只是反映这一过程的指标。若将数据摆在第一位,为了交差而凑数、为了达标而注水,就本末倒置了。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真抓实干,自然会有扎实的数据支撑。相反,如果心思用在数据包装上,工作停留在纸面汇报中,这样的“成果”再漂亮,也经不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我们党历来强调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据造假不仅违背这一原则,更是一种政治上的短视和行为上的投机。
纠治数据“掺水”,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要优化评价机制,不能只看数字多少,更要看数字背后的实际成效和群众口碑。要坚持系统思维,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看数据变化也看工作过程,避免简单以数据论英雄。要加强监督问责,对数据造假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弄虚作假者付出代价。
干部干事,贵在实,重在真。数据真实是基本要求,更是政治责任。我们要用好数据这把“尺子”,量出真情况、量出实绩效,绝不能让它变成自欺欺人的“数字游戏”。唯有挤干数据水分,才能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冯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