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语重心长地讲:“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殷殷寄语,承载着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深深期许。
“自找苦吃”这四个字,总书记曾不止一次提到过。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又应该如何“自找苦吃”呢?
一、在思想磨砺上“自找苦吃”,筑牢精神支柱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忧患可以励其有为,磨难可以促其有成。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破除“躺平”、“摆烂”、“佛系”等错误思想,主动跳出舒适圈,告别“安乐窝”,在“善于吃苦”中实现发展、成长和提升,进一步筑牢精神支柱。
新时代青年身处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我们要自觉进行思想改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在以学铸魂上多下苦功夫,发扬挤和钻的精神,舍得把工作以外的时间、精力放在理论学习上。要原原本本通读苦读、逐字逐句深入钻研,把融会贯通、学用结合作为“加速器”,积累量变促成质变,从而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学深立场观点方法、学懂道理学理哲理、学出信仰信念信心,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到手,夯实受益终生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二、在干事创业上“自找苦吃”,锻造过硬本领
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那些年,习近平几乎没有歇过,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回忆那段岁月,习近平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年轻人成长的一剂良药。当下,新青年一代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多吃苦才能壮筋骨,百炼钢方能堪重任。今天的“苦”不只在艰苦的地方,也在矛盾突出的工作中、在“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上、在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中。要在磨砺中坚定理想、砥砺品质、锻炼本领;要在困难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把“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把“躲着干”变为“抢着干”。潜移默化培养的正是能够干好工作的优秀素养和品质,才能真正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三、在为民初心上“自找苦吃”,发挥模范作用
雷锋有一句最深入人心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苦以养德,苦以立业,青年一代要接好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的接力棒,延续党员干部善于担当、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要继续做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自找苦吃”中践行为民初心,在“干成事”中,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瞧!不管是我们守卫祖国边防的解放军战士,还是用双手缔造传奇的大国工匠;不管是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还是服务于基层一线的普通社工志愿者们……有责任、有担当的青春,正书写这个时代的华章。(王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