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服务人民,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更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面对时代赋予的重任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在攻坚克难中提升能力,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
当前,随着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不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干部是否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直接体现了其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风。干部担当作为的成色,直接映照其政治品格与作风修养。主动破解发展难题、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既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更是其价值追求。任何消极懈怠行为,不仅会贻误发展良机,更会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筑牢担当之基,首在补足精神之钙。要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引领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党的创新理论廓清思想迷雾;以严明纪律规矩划清行为边界,强化“四个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新风正气,培育担当文化。同时,完善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激励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健全担当之制,重在构建保障体系。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标准,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通过构建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制度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党员干部能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事业,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发展,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答卷。(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