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主题教育部署展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基层是与群众接触的最前沿,更应在实践中调查研究、深入思考,不唯上,只唯实,让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在“广阔天地”中帮助基层干部“大有作为”。
正确决策的前提是调查研究。然而现实中,“拍拍脑袋做决定、拍拍屁股就走人”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态度是极不负责任的,长期如此,对我们的打击是致命的。身在农村不一定就懂农村,基层干部如果不重视开展调查研究,就可能在群众面前出现“贻笑大方”的情况,严重破坏政府公信力,损坏公职人员形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情况复杂,干部压力大,但正是如此,我们更应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本身就是搜集问题、整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问题在哪儿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基层干部应深刻认识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基层干部的“必修课”,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真正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提高了,也就给我们基层干部减负了。
基层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真正做好调查研究,才能真正与老百姓站在一起,才能了解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将老百姓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加信赖我们、支持我们。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对农村的了解不能停留在辖区内多少个行政村、多少个党员等基本信息上,还要深入了解群众的“吃穿住用行”,群众呼声往往反映出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基层干部应当针对群众呼声、聚焦群众困难搞好调查研究,提出破解难题的思路办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张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