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掀起调查研究的热潮。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基层干部是向下执行政策的“最后一环”,也是向上反映民意民需的“风向坐标”,更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基层干部要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突出深入基层、突出研究问题、突出转化运用,找准“问题点”、紧扣“目标线”、夯实“成果面”,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坚持问题导向,把“点”杵在贴近基层、选好主题里。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把准脉、盯准心,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云雾见青天”。脱贫攻坚战中,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去到最偏远的村庄,走过最艰险的道路,根据每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基层干部要坚定不移从实际出发,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瞄准急难险重任务,锚定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准切口、找到出发点,让调研更有针对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坏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把问题找准、根源查深,确保调研不挂空挡、直击要害。
坚持目标导向,把“线”连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调研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一种有效方法,求实求真,是调研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是调查研究的“基石”,任何脱离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都是“空中楼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搞好调查研究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应咬定“实”字、“真”字不放松,时时刻刻立足现实、紧贴实际开展调研。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做表面文章,广大基层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锤炼真、深、细的硬功夫,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上来。要坚持群众路线,通过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进一步摸清实情、掌握实情、分析实情,掌握一手资料,切实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变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切实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调查研究解民忧、暖民心。
坚持结果导向,把“面”立在长久长效、抓细抓常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同样,调研不是目的,只有紧扣抓落实这一核心问题,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分析好总结好推广好基层实践经验。为此,广大基层干部要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谨防调研成果在落实过程中“打折扣”,更要以结果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将“纸上谈兵”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具体举措和行动,一年接着一年干,把“办实事”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马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