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太阳,脚踏星光,基层选调的日子马不停蹄、呼啸而过,转眼间来到新镇呼和格日村已经两年了,我经历了呼和格日村完整的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雪皑皑……两年的基层历练,让我真正理解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更加坚定了我前行的方向。
摆脱“担心”,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回想起刚到村任职不久,我面对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因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时常有“捉襟见肘”的局面。也正是这份对自身能力的“担心”,让我明白基层工作不能“看着干”、“应付干”,要“主动干”、“钻研干”。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自觉“读原文、悟原理、弘精神”,以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APP为载体,坚定思想引领,强化理论素养。注重钻研业务知识,学习低保、特困等民政救助政策、合作医疗报销政策、学生补助、耕地补贴等切实关乎群众利益的惠民政策,在入户走访时,再面对村民的询问,才能胸有成竹。秉承经常深入群众中去看一看、听一听的原则,把群众当成自己最好的老师,虚心与群众交流,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意见建议、现实需求,不断从群众的智慧思想中获得工作上的“金点子”和“良方子”。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我逐渐填补对自身能力本领的恐慌,面对基层工作,少一点“担心”。
实干“安心”,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导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身为选调生,必须要从群众角度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事当自己事,多方法多渠道的解决群众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宣传政策、排查信息、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流调、后勤保障,我主动参与,为的是坚守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线;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中,我协助村干部对重点人群家庭收支情况进行测算,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工作中,我按照“四区分离”要求,合理利用选调生经费,为村部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发挥自身专长,设计并制作党建图板;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大地落地生根,组织开展“七一”、“八一”系列文化活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文化振兴”打下基础;工作之余,主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跑腿服务”“代办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随着一项项工作的进行、落实、起效,在提升自身能力本领的同时,也由衷地体会到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才是保持安心的“良药”。
增强“信心”,坚持责任在肩、使命于心。乡村振兴,关键在干。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是当前的农村重点工作,面对部分群众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空心化老龄化严重、资金技术要素短缺等现状,我们更要坚定“信心”,着力破解这一难题。组织本村种养殖大户去其他先进兄弟村参观学习,通过与先进村合作社社员相互交流的方式,学习其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新方法、党支部带头领办合作社经济发展模式、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的“好点子”。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召集村民代表、种植户一同探讨,着力探索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身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以“会当凌绝顶”的信心,战胜“畏途巉岩”的困难,让青春在奋发有为中熠熠生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