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第一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村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深化教育,是筑牢基层堡垒的关键。从主题教育中坚定初心使命、鼓足干劲,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在党员教育中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善于抓住矛盾典型,把问题搞清、把症结找准、把行动做实,在办好民生实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学习,凝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思想主题教育,广泛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通过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用主题教育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围绕履行各级党组织赋予的职责任务,找差距、抓落实,为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精神保障。
深入实践,调研村情。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把大兴调研之风作为重要课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乡村调查研究,就是要把乡村振兴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提实对策,进一步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方法路径,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只有深入乡村调查,特别是对农村耕地保护、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房屋改造、人居环境治理、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治理等问题的调查研究,才能切实找准农村工作的抓手,有的放矢地对农村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决策部署,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统一,将农村环境宜居与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统一,推进乡村绿色的多业态升级转型,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农业、智慧农业,构建乡村绿色经济体系。同时,能够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深入民心,增进民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工作的重要工作就是民生工作,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中树立起“未呼先应、有呼必应、一呼百应”的工作机制,并推广一些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模式,实事求是,创造性解决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问计于民、服务于民、惠及于民。通过走进田间地头,坐上老百姓的炕头,实现与群众良性互动,了解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在建设大美乡村中增进民生福祉。(金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