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载体,而基层主题教育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最基础、最有效、最精彩的教育形式。因此,基层更应该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奏响本次主题教育的“华丽乐章”。
“声”势汹汹,华丽奏响基层主题教育“奏鸣曲”。基层主题教育是一次党员学习教育的“集中突击”,如何灵活多变地奏响这篇华丽的“奏鸣曲”,是党员干部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将主题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依靠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书记上党课”、“组织生活会”等线下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很难实现“声势浩大”的全覆盖。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中国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线上途径搭建学习平台,只要每天抽出零星时间,就可以抓住“学习的尾巴”,让党员同志学习没有“间隙”。另一方面,要为党员们搭建学习沟通的桥梁。例如在“微信视频”、“腾讯会议”等开展主题教育培训,或者采用线下录制“书记上党课”的视频后发至微信群等方式,使得不方便出门的老党员们也可以在线上相互沟通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因此,真正的去了解主题教育,让“线上+线下”的党员“大家庭”在一起学,不再是每月一次的“独角戏”,才能将此次主题教育“乐章”华丽奏响,真正做到“声”势汹汹。
“声”入人心,生动演绎基层主题教育“协奏曲”。要把握基层主题教育出现的年龄差距大、行业差别大、学历差距大的特点,必须结合基层实际进行生动演绎。要始终从一个共产党员的角度出发,坚持主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坚持主题教育的生动开展离不了人民这个理念,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次主题教育的开展,要从最突出的问题开始、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基层的事务出发,把主题教育与基层实务有机结合起来,让主题教育融入具体工作中,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多向群众请教,寻找解决良方。我们应当将主题教育的“镜头”精准对牢基层“第一线”,真正把群众关切的问题落实落地,用最生动的“协奏曲”将主题教育学习“声”入人心。
“声声”不息,持续谱写基层主题教育“进行曲”。贯彻学习主题教育贵在持之以恒。在基层主题教育学习中,党员干部是集体的标杆、是群众的示范,更应起到带头作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主题教育,更需要党员干部“学先、学实、悟深、悟明”,为基层广大群众“打好样”。“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开展基层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就应该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明白开展一次主题教育不难,难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结合当下最新的精神要求,做到常学常新,才能将学习效果融会贯通。所以,真正增强主题教育的基层认同感,持续谱写主题教育“进行曲”,才能确保主题教育学习效果“声声”不息。(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