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从汇聚文明瑰宝彰显浓厚中国文化韵味和书卷气息的国家版本馆,到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前五的记录人民空军奋斗史的航博馆,再从位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国空间站……无不让青少年感受到了祖国强大的力量,而为之骄傲和自豪!
走好人生第一步,上好人生第一课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在其《少年中国说》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开学第一课》呈现给当代青少年的正是有文化力度、有历史厚度、有思想深度的“行走的课堂”,引导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重走先辈来时路,迈向青春复兴路。祖国的复兴之路任重道远,青少年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奋斗者,更应该将前辈们作为学习的楷模,越困难越要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要有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满腔热忱报效祖国,为祖国复兴之路,献上绵薄之力。当前中国“00后”们早已悄然褪去青涩,用坚实的肩膀担起了重任。有保家卫国的戍边战士陈祥榕,有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全红婵,也有冲向前线的抗洪战士张勇……他们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令人动容。
实干讲成长故事,创新展青年智慧。《开学第一课》以极高的信息量、生动鲜活的笔触,描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呈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同时为青少年标注了奋斗底色:实干和创新。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神舟十六号乘组给广大青少年送出的开学礼物,中国航天史更是印证在中国航天人前仆后继,用实干和创新迈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大国崛起脚步。当代青少年应立足实际、增强本领、用实干记录青春的成长,用创新激励前进的脚步。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越发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开学,不仅是新的起点,更是寄托着新的希望。万千烛火,皆有暖意,青春不息,强国不止,《开学第一课》必将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的指明灯,必能不负光荣使命。(赵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