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通过聚人、用人、留人,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想留住人才,就要拿出诚心、诚意,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或部门应制定完善、丰厚的政策,吸引、引导人才扎根下来,同时积极向外乡人才展示本土资源优势、介绍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对于外出务工、经商人才,可以创造条件,制定激励机制,多渠道提高就业待遇,让他们安心留在家乡,同时鼓励人才们将学习到的技术、结识的人脉带回乡,为家乡发展出力,为家乡人民做好奉献。
本土人才是重要的人才队伍。本土的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一线奋斗多年,农产品发展经验丰富,熟悉乡情,技术过硬。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给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搭建起良好的发挥平台和发展平台,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同时,可以依托省州县举办的农民夜校、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种养技术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农民得到提升、成长,才能培养出更多“土专家”“田秀才”。
制度化管理是人才振兴的关键。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以及村“两委”管理,突出严管厚爱的机制,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关心干部,同时,要突出正向激励和反向约谈,引导各级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打造一支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要把乡土人才放到乡村振兴一线大展身手,将科技人才放到技术岗位上“磨磨刀”,同时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努力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乡村振兴,人才是“金钥匙”。只有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