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作为乡镇年轻干部,我们的人生也正处于这“三寸之坎”的阶段。今后所能达的深度,往往也基于如今“三寸之坎”的稳固程度。如何固本强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习近平著作选读》中针对“好干部”的三问发人深省,他曾说过,“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慎、曰清、曰勤。”我们只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真正的将基层工作走深走实。
谨小慎微,踏实每道“足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人这样形容基层干部的工作。然而,再繁难复杂,也能任务分解;再千头万绪,也能条分缕析。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就是告诉我们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我们都应该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如果遇到事情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打乱节奏、失去章法,大而化之只会大而无当。因此,我们今后做事就当保持如临深渊的态度,踏实我们落下的每道“足风”,穷尽各种可能的情况、覆盖容易忽视的细节,才能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
修身养性,守好两袖“清风”。从坚决反对“四风”,到倡导全民节约,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的要求制止奢靡之风。细审奢靡之风的危害,不仅在于其容易腐蚀我们的精神,还在于其会使我们脱离群众,失去根基,试想一个成日耽于享乐,忙于应酬,常常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的干部,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又有什么精力去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最终会使我们精神“缺钙”,行动“软骨”,失去血脉,失去公信,失去力量。“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光明正大、不怒而威,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公正,国家才能万众一心。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
志向远大,勤修务实“作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要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立志,二是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是保障,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当下“两个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复兴“中国梦”曙光在前;我们作为年轻干部,更需苦干实干,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放下架子,多下乡,多走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切身所需。用自己所学,尽自己所能解决群众的困难。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样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勤则天下无难事”。我们当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为自己人生的画卷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作为年轻干部,我们不仅当荣幸也当明白我们肩负的重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弘扬发扬好“三牛精神”,也要积极提高作为年轻干部紧需的七种能力,借助“风”的力量,赴强国之约。(夏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