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共读大会报告 凝聚奋进力量

2023-08-22 17:48:48 | 来源: 中共厦门市同安区委政法委

党的二十大是立足百年辉煌、擘画发展蓝图、领航复兴伟业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把握世界之变、引领时代之变、揭示历史之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战略谋划,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作出整体部署,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常有,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切的头等大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衡量一种思想理论先进性的根本尺度。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党的理论之所以得到亿万人民拥护,就在于始终秉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利益、人民心声的集中表达。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素有的精神气度,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这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这十年,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路上更加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国家在经济、科技、民生、法治、生态等方方面面的进步。我们信仰的是科学真理,走的是人间正道,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统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们经历的“三件大事”,每件大事都是历史性的胜利,每次胜利都是成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正是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与创新,才能始终沿着历史正确的方向而行进;正是贯彻守正创新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实践领域和维度,才能始终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得以丰富和拓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而守正创新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赢得历史性胜利的信念所在、定力所指,亦是我们勇毅前行、赢得未来的活力之源、奋进之举。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勇毅前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宏伟目标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强能力、善作为,是干好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注重实践锻炼,注意总结提高,注重守正创新,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本领”“八种能力”要求,在历练摔打、摸爬滚打中不断强化短板弱项、提高实战能力,把奋斗与担当镌刻在岗位上。(纪思佳)

责任编辑:晴晴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