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就是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主动回应群众的所思所盼,及时解决群众难点堵点,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把群众作为最大的靠山,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将基层作为党员干部的“练兵场”,干部主动下基层,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壶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坚持真抓实干,办好民生实事。无论是高质量主题教育还是高质量发展,最终落脚点都在于增进民生福祉。要围绕群众的关心关切,制定民生实事计划,分解任务、统筹推进,着力解决好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饮水、环保、社会治理等问题。要组织广大基层党组织聚焦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等工作,开展党员先锋岗、承诺践诺等活动,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转变工作作风,激发担当作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打折扣的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要注重实绩导向,不搞表面文章、政绩工程,把群众的事情办“实”。要坚持严管厚爱,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作为等问题实行“零容忍”,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付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