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国工业化发展带来了财富,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旧有的对资源竭泽而渔方式不再是可取之计,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如今更应顺应自然,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以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法治为武器。我国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多项政策方针,制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多部相关法律,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将责任压实压紧。同时为保护我国母亲河,于今年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种种多项法律法治政策,让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坚实的保护盾。
以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化行动为力量。推广长汀生态治理修复经验,以自然力量为主,以人工力量为辅,根据各个水土流失处的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土壤肥力、气候、作物等特征,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护山、保水、固土、造林、种草,如兴修梯田、打坝淤地、固沟保土,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开拓绿色发展道路,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
以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思想为力度。弃用粗放增长模式,转型重污染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坚定信心,治污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培育新动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还予地球一片碧海蓝天、山光水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锚定新目标,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变革,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发展实践,大兴调研,解决发展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张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