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构筑国与国间的美好友谊,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便于推进两国之交。因此我们应当传扬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鼓岭之缘可以追溯到1992年,习总书记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鼓岭,帮助她完成了丈夫梦回故土的心愿。30多年过去了,“鼓岭之友”和两国各界友好人士深入挖掘鼓岭历史,积极传播鼓岭文化,为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而不懈努力。这是总书记为两国国民之交作出的表率举动,也体现了我国热情外交的大国形象。“鼓岭之友”再后来向我国寄来了信件,鼓岭之友”的经历再次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鼓岭故事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这其中也启示了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外交,坚持推动中国人民与外国人民友好往来,为外国友人提供最热情的中国式好客方式。中国特色的外交方式“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
构建伙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特色。就是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这是总结以结盟对抗为标志的冷战历史经验教训,探索出的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要求明晰地定位中国的大国身份,因此“鼓岭之源”实际是中国外交方式亲民化的体现,落实到人与人之间。
我们当在传承鼓岭精神的基础上,学习构建这种民间外交方式。“ 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主题为“传承友谊薪火 共创美好未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鼓岭之友”部分成员等中美各界人士参加。这个活动深切的加深了中美“鼓岭之缘”,也让广大群众切实地领略我国的外交政策,同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学习如何更好的传承发扬“鼓岭情缘”。(王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