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为本,万物生,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严格保护制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红线决不突破,同时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建立各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监管体系,全面压实各级耕地保护责任。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制定实施一系列过硬的实招,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农田抗御灾害和稳产增产能力,积极研究、对接国家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的积极性。
二、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针对当地农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弱项,聚焦生物育种、耕地质量、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重把握选育优良品种,引进应用先进设施,开发多样功能,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因地制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其次,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工作,增强农专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与培育,继续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入落实科普工作,实施点对点、户对户、入村走户向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科技宣传等服务活动,大力提升基层从事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绿色引领,推进发展绿色农业。坚持发展绿色农业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协调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要落实绿色农业政策,坚持把握土壤质量保育、严格防控污染、维护良好生态、废物循环利用等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的农业,为产业绿色振兴保驾护航;要坚持倡导“以人为本”原则,以安全为标准,农业生产期间合理使用化学物质,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着力实现清洁生产,同时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要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绿色化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出卫生安全、数量充足、营养合理的绿色食物,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丘玉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