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青年是翱翔于蓝天之中的雄鹰,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后浪,更是中国未来顶天立地的脊梁。青年人要不畏困难,不惧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创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青春的赛场上奋勇前行,逐梦青春。
仰望星空,青年要有坚定不移的“理想”。“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它不仅仅是鼓舞青年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更是青年寻找前进方向的“北斗星”。倘若一个沙漠行者只专注于低头行走,而不去抬头仰望星空、校准方向,那么他将因为迷失正确的方向而被永远的困在沙漠之中。范仲淹有慷慨兼济天下的理想,划粥断齑,终成一代名臣;周恩来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终于为新中国的成立建下不朽的功勋;袁隆平有一个禾下乘凉梦,最终研发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青年心怀理想和信念,才能在面对挑战和挫折时,找到前进的方向。
脚踏实地,青年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青年作为国家的生力军、民族的未来,奋斗便是青年向国家和民族交上的最好的答卷。奋斗是青年鹰击长空的羽翼,是青年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的资本,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动力源泉。奋斗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是一生一世的责任,青年要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在生活中奋斗,在工作中奋斗,在学习中奋斗。而奋斗需要青年脚踏实地的去感受、去体会、去创造。在这片见证了许多奇迹的大地上,用奋斗创造出属于青年的奇迹,用奋斗的火炬照亮青年青春的星辰大海。
一柱擎天,青年要有敢顶天立地的“担当”。担当是一种精神,最需要无私的精神和无谓的品格。邓稼先毅然回国造原子弹是一种担当,钟南山临危受命前往疫情第一线是一种担当,申纪兰在小山村战天斗地也是一种担当。正是这些前辈们的奋勇当先、敢作敢为的担当精神才造就了现在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国,青年应当学习他们的担当精神。要塑造和发扬担当精神,青年应当投身到基层实践中,接受社会的考验,砥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青年担起时代的重任,让青春之歌奏响整个华夏。
青年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充满希望。新时代新青年在埋头苦干时不要忘了抬头仰望星空,在欣赏星空时不要忘了脚踏实地的前行,在面对自己的责任时要勤勤恳恳,以擎天之柱的姿态担当大任。(陈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