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基层干部身处与人民群众碰面最多、打交道最多的舞台,增进人民福祉,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学习,夯实能力素养;苦干实干,续写无限荣光。
增进人民福祉,需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思想“指挥棒”,精准工作定位。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护的其实是人民的心,为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老百姓衷心拥护热爱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年轻干部扎根于人民,汲取群众的智慧力量,应将基层一线作为向群众学习的“大课堂”,自觉向农业小能手请教,多听老干部、老乡贤的意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去居民家里了解现实困境,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老百姓就是“天”和“地”,遗忘或是脱离百姓,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一事无成。我们党只有始终将人民作为“源”和“本”,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继续向着强国复兴伟业奋勇前进。
增进人民福祉,需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为素质“助推器”,不断加强学习。俗话说,空袋子难以直立。理论素养对党员干部来说,有之则是“硬核”,无之则成为“硬伤”。年轻干部要想答出人民满意的答卷,需要掌握诸多本领,最根本的本领还在于穿上理论这一身坚硬“铠甲”。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另一方面,理论学习的功夫要下在平时,坚持多读书、多看报,学习自己与所分管业务的相关书籍和政策文件,不断给自己“补脑”和“充电”。同时多去田间地头和农民家里看看,学会了解农民的顾虑、忧虑,本着踏石留印的态度、更接地气的对话方式和处理方法,去讲实在话、办实在事,用以促学,教学相长。
增进人民福祉,需以“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为行动“检测尺”,将行动落到实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崇尚务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古有王安石不求高官响名,甘愿做基层小官,在实干中累计从政经验。古人尚且排斥夸夸其谈,追求躬身践行。现今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更不能止于理念,必须要以“甩开膀子”的决心推进实干。从过去的实践看,基层工作落实不到位,是因为总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纸上“画圈圈”,工作只踢“半场球”,“只表态不表率,只出声不出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解决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环境、交通等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都要实打实、硬碰硬。以“穿石”之力,行“滴水”之举。始终以增加人民福祉为己任,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把群众的急事难事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落到手头,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