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中国的脚步,奋勇向前。在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百年淬炼与探索中,我们党几经生死考验而浴火重生,历经磨难险阻而矢志不渝,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灿烂辉煌,但是到了近代逐渐衰落。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政治力量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救国方略。但这么多抗争和斗争、这么多尝试和实践中,真正带领人民走向富强,还是要从1921年说起。1921年,上海法租界忘志路106号,一位当时的“90后”匆匆赶来,和另外12位“70”后,“80”后,“90”后,秘密相聚,革命的火种点燃了一片新天地,从这里开启的一百年,如此艰辛却又如此辉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仅有50多名党员一路成长,发展成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践行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不惜牺牲一切。据不完全统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000万人;在我们刚刚打赢的脱贫攻坚中,全党总动员,全国一起上,五级书记一齐抓,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有1800多名同志为此献出生命。再如疫情防控,党中央一开始就鲜明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据统计,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2.3万元,重症患者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患者的治疗费用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在疫情形势尚不明朗、费用规模尚不可测之时,党中央就毅然决定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正是因为有这个理想信念、有这个初心使命,而且不惜牺牲为之奋斗,才能在改变中国、改变中国人民、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大潮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所以对于我们刚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青年党员干部来说,更应当把根扎在群众中,同呼吸、共命运,手牵手、心连心,脚要沾泥、手要沾灰,一起干、一块苦;把心留在群众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大事小情挂在心上、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地办实、办好。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需要我们去完成。我们要从党史中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唱响新时代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青春之歌,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青春华章。(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 王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