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无论完成脱贫任务还是实现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和指导,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集体发挥更为积极的主体作用,以集体强促进个体强,用集体富带动个体富,汇聚起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一要强基固本,构建“专业化”队伍。提升村级集体持续增收能力,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建强村级班子队伍是关键。要配强“领头雁”。注重把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带头人岗位上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培育“真本领”。定期组织开展村干部专题培训,分期分批到域内域外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和挂职培训,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村集体经济论坛、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和本领。要保护“担当者”。探索推行“基础补贴+绩效补贴+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结构补贴政策,对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物质奖励。持续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对那些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无心之失”被查处的村干部,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区别对待,让村干部轻装上阵,大胆实践。
二要拓宽思路,助力“多元化”发展。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要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凭借自身资源与地缘优势,引入工业资本、外来资本,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要发挥党支部作用。深入总结推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根据各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在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上领办创办乡村旅游公司、劳务公司、保洁公司等其他各类集体经济实体,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拓展发展路子,绝不能搞“大呼隆、一刀切”,加强县一级运作,立足县域产业规划、对接市场需求,找准最具代表性的发展路子进行先行先试,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要盘活农村“三资”。从盘活土地、荒山、滩涂等资源入手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以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股份量化,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充分发挥村集体“母本”作用,将存量资金入股企业经营、异地购买资产、飞地租赁等形式,实现“借鸡生蛋、异地生财”。
三要规范管理,实现“最大化”收益。发展集体经济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发展得好的地方,都是因为管理规范,坚持不懈、持续用力。要统筹资金使用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必须拓宽投入渠道,形成多元投入新格局,建立常态化财政投入机制,解决村集体经济因资金不足导致的增收不可持续问题。要加强政策配套支撑。要多方协调、多管齐下、共同发力,加快制定出台土地、金融、项目等扶持配套政策,形成整体效应。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林区、库区要充分考虑这些地区的发展问题,形成财政兜底、项目兜底等机制,不让一个薄弱村在发展中掉队。要选好选优增收项目。要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储备库,对拟实施的项目进行考察论证、专家咨询、评审,从中首选效益好、带动强、群众认可、符合国家政策的产业,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提升项目可持续性。(吉林梨树县委组织部 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