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先锋。乡村振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基层工作者作为基层重要人力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可靠力量。对于基层人员来说,不仅要读好有字之书,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百姓,在社会大课堂中用心感受“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奇迹”,探析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用脚步丈量基层和边疆,就要拿出谋事干事的真本事和硬功夫,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里,发挥所学所长,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山乡换新貌、展新颜。
青年是时代精神的代表。精神是一个民族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至今,历经艰难险阻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离不开伟大的中国精神。无论是“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铿锵誓言还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无论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还是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随处可见。选调生应练就一双慧眼,从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和身边榜样身上感受崇高风范、接受道德洗礼、汲取前进力量,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用坚实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赤诚热爱。
青年是倾听呼声的表率。习近平主席在二零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基层人员要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一“国之大者”,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行动增进百姓福祉,将为民爱民落实到一件件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方面,用所学所思推动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探索壮大农村经济的途径。另一方面,当好政策理论宣传员,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百姓心坎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投身伟大事业,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伟大事业召唤青年砥砺奋斗,伟大使命激发青年担当作为。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自觉担当使命任务,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杨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