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思想上再鼓劲、行动上再发力、措施上再加码,推动办实事走深、走实、走长远。
练铁意志,思想上再鼓劲。当前不少地区单位在办实事热度、力度和深度上松劲泄气,认为办实事属于阶段性任务,步入了“有始无终”、“后劲不足”甚至“半途而废”的误区,这就需要从思想上鼓劲,通过召开会议、谈心谈话、党课宣讲等形式,纠正认识偏差,走出思想误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将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同时要对标上级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各项政策文件要求,对年初的目标计划进行梳理、复盘和回顾,对办实事的总要求、总目标、总任务进行再回顾、再研究和再学习,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坚定意志、久久为功。
下实功夫,行动上再发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当前不少地区出现说得多、做得少,宣传多、行动少的怪象,甚至有些单位用常规工作代替办实事项目,用宣传数量代替办实事质量,在落实和行动上打折扣、掺水分,导致居民群众满意度不增反降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从行动上发力,克服“嘴上办事”、“纸上办公”的虚假办事,多到群众身边、常到基层一线、勤到项目前沿,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走访、座谈访问、现场查看、翻阅资料等形式,把诉求收起来、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找准确,用“真听、真看、真问、真办”的实功夫把实事办成、办好、办实。
花巧心思,措施上再加码。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关系群众利益的“小事”“简单事”基本办结完毕,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和烫手的红山芋,不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表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计可施”的地步,这就需要在措施上加码,用精准施策的巧心思,开良方、出良策、下良药。针对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要追根溯源,理清脉络,找准症结“对症下药”,针对涉访涉诉的群众性问题要不回避不拖延,主动寻找利益相关方,积极组织开展协商议事,针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民生项目,要找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列出举措、定下期限、全力攻坚,用“良方良药”医治“急难杂症”。(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 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