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民生连着民心

2022-01-13 16:23:26 | 来源: 中廉在线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把服务人民、造福群众作为检验成效的首要目标、根本标准。“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人民”二字重千钧,朴实话语蕴含着真挚情感,具有直抵人心的温度和力量,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掷地有声的宣示,更是念兹在兹的行动。在历史的坐标系中,纵向审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以民为本”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传统的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之际,发展于孔孟,基本成熟于春秋战国时代。民本思想最经典的概括是《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提出“足民足食,民信之矣”思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和“仁政”,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本思想体系。荀子做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的著名比喻。汉唐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西汉贾谊提出“民者,万世之本”,唐太宗悟出“国以民为本”。明清时期,民本思想更加完善。黄宗羲提出“天下之变更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上承儒家孔孟重民思想,下启孙中山与梁启超的民治思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人民看做是天下兴亡盛衰的主体。这时期的民本思想“不仅讲民享,而且讲民权。”这些新特点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是对之前民本思想的补充和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的核心理念,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价值原点、价值立场、价值引领。就实践而言,全县干部在工作实际中只有深刻理解、牢固树立并有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并以之为基本原则指导现实工作,才能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才能破解难题、化解危机、用好条件、实现目标。

这样的人民情怀,穿越历史、启迪未来,呼应着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共享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主体。沂蒙山区“最后一份口粮是军粮,最后一尺布是军衣,最后一个儿子去当兵”的故事,说明了人民就是政权的伟大创建者。“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反映了没有人民主人翁精神的发挥和艰苦卓绝的奋斗与自我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不畏生死、冲破禁锢的壮举,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正因为众多 “下岗工人”、农民和“农民工” 的奉献与牺牲,才推动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名义》中陈岩石说过 “党员干部就是从群众中来,最后又回到群众中去。”贯彻“人民主体地位”的要求,全县干部一要在实践中走进群众,体会民众生活,感知人民脉搏,了解真实情况,听取真实呼声;二要抛开“官”气,少耍“官”腔,还原本色、回归本真。摒弃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的思想;三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虚心拜人民为师, 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把智慧的增长、本领的增强、水平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李世涛 青海省天峻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