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参加工作已三月有余。这三个月的基层工作,情绪万千,感触良多。体会过“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获得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也感受过“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助。这些“初体验”推动着我,让我不断探索、不断碰壁、不断前行!
放低姿态,从头来过。收到报到通知时,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大施拳脚,来到工作单位的第一个星期就使我深受打击。“盖章是在这儿盖吗?”“农业种地补贴找谁呢?”“今年玉米一亩补贴多少钱,在哪登记呢”……一个又一个问题不断刷新着我的知识盲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大家打印、复印材料,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是“闲人”一个。第一次去村委会,由于不熟悉农村环境,不了解基本状况,我更是处处“碰壁”。后来跟着村支书核对户厕数据,挨家走访去看厕所使用情况的时候,我才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工作面广、事杂、任务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以,我们切不可做守着一亩三分地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必须放低姿态,卸下光环,从头开始,重新起航。
谦虚谨慎,多谋善虑。毛主席曾勉励广大青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以前认为这句话是说农村的发展前景好、发展机会更大,真正深入基层才了解到毛主席话里的另一层意思:每一次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每一次走村入户,每一次与群众打交道时,总能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学习。不管是经验丰富、处事老道的村支书还是优秀的种养殖带头人、致富能手,都是我之前在校园里触及不到的知识面。这些人教会我切不可目光短浅、一叶障目,必须要思考事情的具体脉络,做好合理安排,确保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统筹,事后有反思。
注重理论,不断学习。有实践就要有理论,所以在市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我们参加了岗前培训班。这一次培训班真的解决了我在工作中留存的好多疑问。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乡村振兴课、公文写作课、高部长的座谈会外,商都县小海子镇麻尼卜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董裴更是让我对·乡镇工作充满向往,倍感激励。他在说起自己的驻村经历时,总是眼含热泪。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好的基层干部应该具有的品质,他的经验分享也将激励着我不断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怀揣希望,不断前进。在这三个月中,我从办公室中学习基本事务,从走村入户中了解民生百态,在摸排调研中总结工作经验,尽管过程充满艰难,但我始终怀揣希望、信心百倍。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乌兰察布人,我无比希望我的家乡能更加美好,我更希望这一份美好有我的参与。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主力军,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更要迈开步子,深入到基层一线摸清下情;俯下身子,在街头巷尾倾听群众的真声音;放下架子,在田间炕头收集群众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舍我其谁”的勇气与担当,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上留下属于我的印记。(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后旗贲红镇2021届选调生 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