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是根据审视世界执政根基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的科学结论。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的最坚强保证,我们要从全局领域不断夯实这一根基,从而提升民族自信。
一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政治原则。立足党和国家各项斗争和伟大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切实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区域核心作用基本前提,只有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理念落实到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枢纽和所有领域,中国的改革事业才能稳定发展。
二是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提高党的治国理政效能。提高治国理政效能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也是对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的重要前提。国家治理效能是一个全面反映国家治理与发展状态的综合指标体系,是执政党执政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措施各要素综合能力提升整体体现。
三是始终坚持从严治党,构建党内政治新生态。构建党内政治新生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时代课题,把解决党内突出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把握党的建设方向,一次又一次解答了党内政治生态目标指向的正确性、指标建构的科学性、运行机制的规范性、整体效果的优良性等问题。因此,遵循党的建设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原则,是构建党内政治新生态的重要思想保障。
四是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工作中最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同时对改革斗争和健全国家治理体系起着直接引领作用。党的制度建设不仅是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需要归纳总结历史经验,也需要面向未来挑战;既要追求稳定发展,也要创新求变;既要坚持目标导向,也要正视问题导向;从提高制度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权威、保障制度落实等层面统筹推进。(贵州省锦屏县铜鼓镇人民政府 杨宗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