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指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才强国关键在人才,做好人才强国,就能为振兴乡村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在“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道路上,对人才的争夺尤为激烈,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争夺大战已进入“白热化”,人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坚定实施人才强国,具体来说,要让“引人才”和“造人才”相结合,能为乡村振兴插上突飞猛进的有力“双翅”。
“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助推乡村振兴。发挥“外来人才”的鲶鱼效应,激发本地人才的活力与危机意识。我们要制定好配套政策,吸引广大人才;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让人才安得下心;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让人才更好融入本地;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一句话简单概括,外来人才也是“人才”文章的重要一环。
“扶贫扶智”,发展当地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扶贫要想可持续,共同富裕要可操作,必须要有主动“造血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与学习能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高贫困人员的生存能力,提高本地居民重视教育的意识,使孩子们“能上学,上好学”,为乡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发展教育还需重视区域平衡,实行“县管县聘”,促进教师队伍流动,大力发展线上教育,讲优质教育资源实时输送到偏远地区。一言以蔽之,本地人才也是“人才”文章的重要一环。
“引人才”和“造人才”贯彻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助推乡村振兴。正如硬币的一体两面,“引人才”与“造人才”是相互促进,就像相互组成的硬币两面,但在相互竞争中要防止两者的恶性竞争,应当建立两者能尽力融合的人才体制,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不偏不倚,公正对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方共赢局面。更要坚持党管人才,一句话简单概括:只有让“引人才”和“造人才”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乡村振兴的双翅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实现乡村振兴是人才强国的应有之义。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若想下好这盘大棋,“引人才”和“造人才”这两员大将,所以,乡村振兴必须要在党管人才的前提下,从“引人才”和“造人才”两方面双管齐下。(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紫帽镇政府 黄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