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是战斗力,是改革力,是推动科技不断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内生创新驱动力。在新阶段,促进人才发展、让人才发挥最大作用是新阶段的难题,需要我们多方合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共同实现人才振兴、乡村振兴。
树立正确人才观,不唯“帽子”论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海纳百川。将各类人才引进来,为本地的各项发展发挥作用。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高学历、高职称者是人才的思维定势,接纳勤奋机灵的人,提倡工作实践成长起来或某些行业方面的“专家”,也是当之无愧的人才。对于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和职责实行分类评价,我们应该制定个性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将真正有实力的人才选出来。
注重经济效益,发挥实质性作用。引进高层次人才,还是解不了企业的难题,主要还是因为高层次的人才不够接“地气儿”。在评估人才产出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到人才科研成果,更应侧重产物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发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实质性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人才工作考核的功能,引导人才避免"闭门造车”,把自己的能力与企业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产出转化成看得见的经济效益。
完善评价机制,突出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的时候不应该追求数量,更需要注重人才引进的质量,要把人才工作考核的重心转移到用人单位的主体上。加大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上的权重,增加企业在人才工作中的话语权,把企业评价的人才的数据变为推动人才工作发展的动力。在用人单位的评价中找到人才工作的短板,不足,有方向的引进对口人才,加强政策扶持的力度,推动人才政策创新、完善政策链、做强人才链,努力形成产业与人才共同提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振兴才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才是强国之路,组织部门要先创造吸引人才的平台、优化服务促进人才的扎根,用政治智商、战略眼光、国际视野挖掘人才、善用人才、引导人才,让人才“既来之,则安之”,使人才“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福建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政府 何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