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挖掘人才从来都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从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认知,到孙中山先生“治国安邦,人才为急”的感叹,再到习总书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论述,无不反映着中华民族对于人才孜孜不倦的渴求。袁家军书记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在我看来,这正是站在人才工作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成现实需求。浙江被赋予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相互促进、螺旋上升,推进高质量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创新力,都需要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特别是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更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谨慎态度,加快创新发展、结构优化,而人才就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放松。习总书记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我们坚持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了做好人才工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各级政府根据各类人才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和需求出发,建立分层分类的培养教育机制,打破和消除了人才工作中的体制性障碍,理顺了工作关系,逐步建立起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建立了统一、分类的人才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加强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省与省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共同推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态势。我们可以看到鲜红的党旗始终在人才培育的主战场上高高飘扬,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量”和“质”两手抓。习总书记曾说“要把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加快人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不断地放宽我们的视野,不仅抓本土人才的培育和挖掘,更要有国际思维,抓好国际顶尖人才的引进,既为人才真着想,办实事,为人才提供周全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免除人才后顾之忧,又熟悉了解人才,搭建让人才大展拳脚的舞台,让人才有“高山流水”的情感认同,不断扩宽人才的蓄水池。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才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做好人才工作就需要以这四方面作为指向标,检验队伍的成色。一线是人才实践的最好舞台,通过“四个方面”的检验,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才在一线工作中展现他们的政治底色、工作本领,为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搭建更宽广的舞台,为他们在一线工作尝试撑腰。(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人民政府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