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选调生,被赋予国家后备干部的标签,我非常荣幸,但又倍感压力。经过三个多月的基层工作,我了解到基层工作不能考蛮干、硬干,而要把握技巧,掌握基层工作的难点、矛盾点。
转变“选调生”思想。我们应该淡化选调标签,将心态调整归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尽快熟悉基层事物。下沉到基层,是国家对我们的考验,也是对我们的认可,因此我将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基层工作。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融入基层。首先,通过看,到群众家里、前辈身边、田间地头、矛盾纠纷中看,看每个群众家里所存在的不同问题,看前辈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看田间地头上村民的辛勤劳作,看矛盾纠纷的种种源头。其次,通过问,问前辈、问群众。多问前辈处理事情的经验,学习前辈如何巧妙的解决基层问题;问群众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程度,了解群众的需求,做好群众与领导沟通的桥梁。最后,通过记,记前辈经验,记解决办法,会举一反三。基层的特殊性决定了处理基层工作有其特定的解决办法,因此,在看和问的基础上,更应该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中,时常研究、试用,最终融会贯通,熟记于心。扎根群众,奉献于心。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更应该具有沉下心定钉子的精神,不躲、不怕、不绕,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勇于直面基层所遇到的困难,提高自己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思想学习。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研习,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核心思想,了解第二个百年方针,补足精神之钙。同时要把准学什么,选调生都是基层工作小学生,我们应脚踏实地,重新出发。对于基层选调生来说,增强责任意识,积极靠前尤为重要。我们应不断拉高标杆,敢于创新,用新思想、新理念解决基层遇到的新问题。树立起选调生形象,亲民爱民,杜绝不正之风,守住廉洁底线。
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春的足迹;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我们一定会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为国家守护基层,建设基层。(梁嘉欣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