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播出,节目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典型事迹,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忘我、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卓越品质和崇高精神。“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是我们立身为本的“最好教材”,做为基层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参照,鞭策自己。增强自身革命信念,坚守初心,敢于担当,做好新时代革命路上的“接班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自觉增强做好提升基层百姓幸福指数的“紧迫感”。“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利民之事,毫末必去。”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的廷·巴特尔,在锡林郭勒盟萨如拉图雅嘎查用40年的风雨守护,在改善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狠抓生态建设,全面改善牧民生活水平,提升牧民幸福指数,让草原变绿,创造了草原牧民咧嘴笑的暖天堂。基层百姓做为“人民”之根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增强自身紧迫感,始终以“榜样”为标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时不待我的紧张态度,在基层一线、在扶危济困面前,无所谓个人得失,敢于担当、冲锋在前,心系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传承榜样的精神力量。在工作中,要多与基层百姓“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多坐坐基层百姓的“热炕头”,多喝喝基层百姓的“农家茶”,多聊聊基层百姓的“家常话”,聚焦百姓大众的“急难愁盼”,用真心真情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传承共产党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底色。
自觉增强做好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使命感”。“一心为民,埋头苦干,方显基层党员干部之本色”。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带领村民拿着铁锹、锤头经过36年的时间跨过3座大山、9个悬崖、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铁骨誓言,改善了山区用水难的问题,被称为当代“愚公”。做为基层党员干部,这正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好“教材”,要把这种当代“愚公精神”广泛传承到工作之中。要强化自身做好推动乡村建设的“使命感”,加强基层深度调研,切实把乡村振兴建设做深做实,杜绝“花招子”“虚把式”,把基层的田间地头当做“课堂”,拜基层百姓为“良师”,深入走访,了解民生民情,掌握基层环境资源生态建设,才能对症下药,“选”对产业、“用”好资源、“留”住企业,促进当地发展,有效的推动乡村建设全面发展。
自觉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引领的“责任感”。“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七年间,七连屿党工委在艰苦的七连屿,面对缺淡水、缺电没有信号等重重困难,和终年高温、高湿、高强紫外线的恶劣自然环境,需要应对热带气旋、暴雨等随时可能到来的气候灾难。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共产党员本色,不畏艰难,勇于开阔进取,带领鱼民积极改善现状,曾经极不适合人居的七连屿,如今成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让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模样,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幸福,就有希望。最美书记孙金娣,从党建责任入手,带领党员干部开创“网格化党建”模式,优化党的机构配置,提升党员战斗力,她的带领下,街道干部个个成为“多面手”,人人都能独当一面。全心全意倾注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建立“一户一档”居民档案,积极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一个个基层的“矛盾窝子”转变“四个零”的和谐样板。共产党员是基层百姓的主心骨,要时刻以“榜样”自居,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全面推进基层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更要从整体上、宏观上、措施上做好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发展,要坚决摒弃“一俊遮百丑”思想,全面抓好抓实基层党建急需改善的问题。要坚持将铸魂、强基、治理、先锋等专项工程与“制度”相结合,与日常性工作相融合,确保靶向准、方向明、责任清。
在新的赶考路上,基层党员干部要摒弃“假大空”、狠抓“真干实”、敢啃“硬骨头”,立足于基层岗位中,修身立德、提升革命信仰,发扬“拼了命也要干”的“当代愚公”精神;展望新时代革命路上的“方向盘”,勇开“顶风船”,敢于与艰难险阻“正面交锋”,百舸争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共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孟令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