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中指出:“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党员干部当不负党和人民嘱托,积极作为、不懈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回首峥嵘岁月,传承优良作风。近年来学习党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愈发被重视,特别是2021年来提出的党史学习教育,将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党史的热潮推上高峰。回首百年岁月,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彰显公仆本色,为民服务为首。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对人民的承诺,步履坚定,用实实在在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改善群众的生活,让人民更有底气。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不断拉近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深刻认识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道理,打通党群连心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紧随时代发展,寻求创新突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历史证明,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必会导致落后局面,故而创新突破、翻越一座座高峰就成了政党长久执政的“保鲜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各行业各领域也在不断突破,未来还有很多机遇和挑战,只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刘思琦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