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1+1+1”工作法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

2021-12-10 10:18:07 | 来源: 中廉在线

“县+镇+村”,强化顶层设计,由政策扶持“引路”。结合实际建立“县级领导联村包抓、结对部门联村指导、乡镇领导包村主抓、选派干部驻村实干”的四级帮扶指导网络和现场观摩推进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一县一总规、一镇一规划、一村一计划”的原则,县级广泛调研,依据县域资源和产业优势,精心制定县级产业发展规划,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政策基础。镇村依据镇情、村情做细做实发展产业实施方案,逐村研判制定村集体经济推进计划和发展目标,构建起村集体经济发展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体。成立乡(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专班,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班子成员包保联系村,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大合力。乡(镇)党委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重点工作,每月定期通报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情况,并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作为各村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

“人+才+物”,凝聚新兴动能,先夯实基础“铺路”。要在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党建引领,通过选配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中选配村干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储备人才。组织各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赴经济发达地区或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地区,通过现场听课,边走边看、边听边学,分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先进经验,从而更好的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培训,坚持以村干部和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确立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开展机关青年党员到村挂职锻炼,持续推进村书记年度培训。可将闲置的旧村部办公用房、学校等资产,交由企业承租,实现集体资产增值,带动村民就地就业。探索建立“村股份制合作社”等工作机制,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村集体、农户以入股或联营等方式流转土地,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效。紧抓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和双整百千示范创建的契机,整合各方面人才、项目、资金、资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经济组织全面参与。支持各村农业大户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做好“党建+信贷”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对申请贷款的农村信用户提供10-1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切实解决农业大户创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为农户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点+线+面”,精准问诊把脉,要锁定目标“开路”。在点上,以村集体、企业、农户为发展主体,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起村集体、村民、第三方等“多赢”利益联结机制。由乡(镇)主导开发多元化消费产品,帮助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加强发挥帮扶龙头企业加快农业基础产业增收的主体作用、对促进县级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转化增值的引领作用。由龙头企业联接市场打通产销对接,消除小微农产业的市场风险隐患,促进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受益正循环,为下一步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在线上,坚持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中心带周边,以财政扶持村为重点,围绕壮大发展资金体量、统筹调控资源,打造集体经济示范带,推动产业环线内各村联合抱团,打破区域限制,创新县域内“抱团”发展,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面上,化零为整,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着力发展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企业以及各种相关机构。同时,依托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制定长中远产业发展计划,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集中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加强旅游开发,山区村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平原村发展观光农业,花卉产区发展花卉旅游业,大力推介“农家乐”旅游,推出一批果蔬采摘、休闲体验、民俗度假等形式的旅游项目,实现长期发展与短期见效相结合。

“考+奖+树”,加强考核选树,重多种形式“靓路”。一方面,建立健各地各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奖励机制,将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以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增加村干部收入。实行定额奖励,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差异化比例奖励。未完成年度任务的,给予适度处罚。鼓励村(社区)干部以自有资金、资产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分红。将发展村集体经济履职情况作为村党组织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行业部门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将压力传导至“末梢神经”。另一方面,在选树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时,要在整个面上针对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突出问题,画好“等高线”,制定标准保效力,对每项标准进行细化分解赋分,涵盖农村基层党建各方面,借此契机对基层党建从另一维度进行“体检”,促使基层党组织产生新的转型升级。选树过程中,利用多种媒体平台,用群众看得懂、听得进形式,推介展示各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实践和优秀成果,大力弘扬务实创新的发展精神,不断激发争先创优的发展动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共西畴县组织部 郑舒予)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