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五融入”法激发两新组织发展新动能

2021-11-27 16:58:17 | 来源: 中廉在线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推动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已成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近年,“两新”党组织不同程度存在:党组织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员力量薄弱,先锋作用难以发挥;党组织组建难,覆盖面不广;组织活动不规范,活动经费难保障;组织活动不规范,活动经费难保障等问题。两新党组织,尤其是地处边疆,身兼守土固边、兴边富民使命的两新党组织,将党的“红色力量”融入组织建设和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建强“桥头堡”——将“红色智慧”融入两新组织建设

要将党支部作为两新组织发展的“桥头堡”,在两新组织建设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工作向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聚焦”,在贯穿、结合、转化上持续用力。应全面推行经营管理层与党支部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保证两新组织75%以上的管理岗位由党员担任要职,党支部班子参与日常生产管理,为两新组织发展出谋划策、问诊把脉,确保“两新”组织与党的方针政策同向而行,有力保障党支部在组织治理中“有为有位”。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途径深入学习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民营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在不同岗位发光发热,凝聚推动跨越发展的“红色智慧”。部门负责人作为党支部书记分管党建工作,每季度对党建工作、安全生产、经营目标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把党建与生产经营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加强年初安排抓落实、年中研判抓推进、年末考核抓奖惩,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互融互促、同频共振。

深挖“活水源”——将“红色精神”融入两新组织发展

红色资源熠熠生辉,红色文化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融入两新组织发展,为组织长远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培育红色精神家园,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引领两新组织担当社会责任、勇立发展潮头,以此作为两新组织获得长足发展的活水之源。同时,为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引领两新组织改革创新,要高举“改革创新”旗帜,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等活动,党员队伍成为两新组织技术革新、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

练好“排头兵”——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才管理

红色是企业最靓丽的底色,党员是企业发展最可靠的“排头兵”,两新组织应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红色基因”植入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通过重管理、搭平台、强激励推动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的生动局面。建立“双培养”机制,加强联系培养,建立健全把业务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公司经营管理骨干选人用人机制,把企业最优秀的人才团结在党旗下。每年年终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进行评优评比,在党员中“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在员工中“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引导党员在生产一线和复工复产中主动亮身份、做表率、打头阵,让优秀党员开展宣讲活动,以榜样力量带动公司人才发展,让先进典型“靓”起来,奋进力量“强”起来。

建好“加油站”——将“红色底蕴”融入文化建设

要强化文化熏陶,推动文化融入,增进文化认同,引领两新组织提升党建意识、扩大组织覆盖。 要注重把“红色底蕴”厚植于企业发展历程,积极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文化,培育红色精神家园,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针对两新组织特点,围绕革命先辈故居、遗物、诗词、历史功绩、为民情怀等系列红色主题,开发红色精品课程,培育感受红色文化、读懂红色文化、践行红色文化的红色教育基地。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增加阅览量提升个人文化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氛围。坚持“党建领航、文化铸魂”的理念,积极培育以“铸造精品、超越自我、团队协作、贡献社会”为主题的企业精神和“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建设祖国、惠及员工”的企业宗旨,连同党建工作一并写进公司章程,成为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基本遵循。同时,注重党建文化宣传,以公司建筑物为载体建设党建红色长廊,多角度传播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具有统一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时时处处与企业同心同德、同向同力。

释放“催化剂”——将“红色关爱”融入社会责任

两新党组织要砥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情怀,引领两新组织回报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两新组织在精准扶贫、爱心助学等方面贡献两新力量,把两新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平台优势切实转化为两新组织为民服务、回报社会的务实举措。两新组织应以德为先、以善为先,为员工谋福利、为企业谋发展、为社会创财富,用实际行动关爱员工、回报社会,以“红色关爱”为“催化剂”,促进社会和谐,彰显企业大爱。紧紧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好时机,在“做”上务求实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大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实现党组织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引领助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两新组织优势及其从业人员专业特长,组织开展“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送技能、送岗位”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经营户”,进行“三亮三比三争”,推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展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貌。(中共西畴县委组织部 郑舒予)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