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在基层工作中的“开放”实践

2021-11-24 16:51:18 | 来源: 中廉在线

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文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作为一名自毕业后就在基层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开展宗会遇到瓶颈,推动落实会遇到阻碍,这时就要求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见识去解决问题,落实工作。

一是坚定秉承开放态度。基层工作包罗万象,千头万绪,作为上级政策落实的最后主阵地,保证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成效显著是政策执行的基准线。首先要端正态度,在遇到疑难杂症不好落实解决的工作时,要虚心听取外界的意见建议,做到不闭门造车。其次要保持姿态。作为基层工作者,在日常中,不能高位自居,要时常俯下身子,保持倾听的姿态,听取来自多方的声音,为工作开展谋思路。最后要向上沟通。基层工作最忌讳的就是照着纸面政策一股脑的冲下去办事,这样容易“堵住”。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积极同上级沟通,了解政策的更深层次的意图,这样能够更好地指导开展工作,确保始终沿着同一方向前进。

二是不断提升开放认知。今年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这二十年来,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担责,社会经济及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步,这是我们对“开放”二字的不断实践和理解。基层工作一定要充分了解“开放”的深刻内涵,为主还要做好人的工作。一方面要开放思想。农村工作之所以很难如预期的顺畅开展,很大部分原因是受旧的思想、旧的观念的束缚。部分工作甚至要依托于宗族、房头等有威望的领头人才能开展,这与基层工作开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当下正在开展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农村工作有些村社开展不甚理想,这很大部分与村民思想不够“开放”有关系,所以在开放思想这条道路上各基层工作者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是要开放地域。农村和农村之间的界线跟城市小区网格化界限大不相同,往往都是纵横交错。受地域思想的束缚,导致村与村之间“断头路”现象也屡见不鲜,如何打通村庄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是每个基层工作者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解放地域观念的束缚,将个体融入到整体,把全局摆到第一,是农村工作能否实质性开展关键要义。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俗称“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基层工作者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干事、创业。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