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东京残奥会闭幕。中国队荣获96金、60银、51铜,奖牌数断层式第一,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新的荣誉。或许大多数人记得看奥运会、冬奥会,但很少有人记得残奥会,可就是这么一群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竞技体育的力与美,为自强不息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克服困难、顽强拼搏,体现中国精神。在本届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备战参赛带来的严峻挑战,勇于超越、奋勇争先,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充分展示了他们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没有翅膀,就为梦想插上翅膀”这是“无臂飞鱼”郑涛个人斩获4金,并4破纪录的精神缩影的生动比喻。因为没有手臂,郑涛的仰泳出发需要用嘴咬住一块毛巾,他每一次抵达终点,都在用头结结实实地触壁,靠着努力和坚持最终夺得金牌。有人说,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选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他们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而自卑、放弃,反而更加顽强拼搏、自信从容,取得每一次突破的背后写满了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圆满完赛、为国争光,彰显中国温度。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从未放弃,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的生活和事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残疾人体育服务和相关服务能力逐步提升。30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在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彰显了对残疾人关怀的‘国家温度’。而另一种温度则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国选手卢冬摘金,在合影环节,她看到银牌、铜牌获得者都坐在轮椅上,便主动单腿下蹲,留下了这届残奥会上最美丽动人的照片之一。小动作,大格局,这一蹲,彰显善良友好、大国气度,彰显不一样的温情。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展现中国初心。在赛场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坚持祖国至上,把“升国旗、奏国歌”当作最高目标,不断创造新纪录,“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因为有梦想,所以了不起。初心就是他们不断取得好成绩的内生动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残疾人运动员们牢记党和人民嘱托,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为残奥事业增彩,为祖国争光,给广大残疾人树立了榜样,鼓舞和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康复健身,更好融入社会,做生活的强者,书写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残奥会不仅是一次赛事,更是一次对生命的诠释。中国残奥运动员在其间展示出来的不向命运低头的坚毅、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情同与共的温情,配得上所有的尊敬和赞赏。我们需要从残奥会中汲取精神养分,让其成为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伟大精神力量。(贵州省锦屏县平略镇党建站 龙久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