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服务文化建设是满足民众需求的重要手段,是贴近群众生活、符合民众实际文化刚需。而唯有为民所创、为民所享,让基层文化绽放光芒,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激发群众热情,养才和用才是关键。只有将养才和用才落实到实处,才能激发群众的共鸣。在最美基层文化人评比活动中涌现出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的基层工作者;在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肥沃的土地中吸取养分的模范典型人物;在中国诗词大会中,热爱诗歌、用诗歌鼓舞人生,以此作为自身精神食粮的草根阶层人才。在基层文化传播的途中,他们都生动的体现了文化人才在基层文化创新中的重要意义。因此,要想激发群众对基层文化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就必须要把养才和用才用到实处以此作为激发群众活力的关键。
创新服务方式,发挥资源优势是根基。周氏大院由昔日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载歌载舞;“农家书屋+电商”的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也给村民带来了财富,实现了文化服务和富农强农的双管齐下;“二楼南书房”在充分挖掘文化建筑内涵的同时,能够给民众提供精神文化财富。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而我们需要将这些闲置文化建筑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利用,因地制宜对文化服务思路做出相应的改变,做到真正让基层文化动起来、活起来。
政府的管理制度兜底,是基层文化改革征程上的保护伞。大数据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相伴而生的是互联网技术逐渐深入人心,网红经济应运而生,草根民众有了全新展示自己的方式,并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汇集和凝聚一批属于自己的粉丝。然而这种日益便捷的网络平台在提供交流服务的同时也出现低俗现象,一些主播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以致于发布触及底线的内容,严重影响了网络生态,更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此类现象应对其施以严格的管理,出台相关的制度,并结合健康的引导,使其规范化运行,为民众的的精神文化提供保护伞,保证基层民众免受糟粕文化侵蚀。由此可见,基层文化改革的征途中制度的监管到位不可或缺。
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才是保证基层文化活起来的灵魂和核心,“点菜”式的文化才是基层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需求,唯有通过养才用才、创新服务思路与方式、严格监管网络生态,才能改变原有的文化服务提供方式,让基层文化改革的征途中给基层民众提供一道又一道文化盛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组织部 范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