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最基层,村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执行者。建设一支稳定的、有能力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对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作用重大。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机制,激活动力,切实加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创办培训机构。联合高等院校开办乡村振兴培训班,以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班子为主要培训对象,通过“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家开展理论培训,组织干部赴先进村、龙头企业、大型合作社实地观摩,切实提高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班子巩固脱贫成果、谋划乡村振兴的能力。
二是创新培训形式。整合高等院校、东西部协作帮扶城市等资源,围绕基层党建、农村产业革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信访维稳等工作需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公布信箱等方式,积极收集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培训建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订单式”培训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三是创建帮带体系。针对年轻帮扶干部在统筹协调、调查研究、政策知晓、服务群众、应急处置等方面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的问题,探索建立“一对一带、面对面帮、手把手教”的帮带体系,明确基层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干部帮带年轻干部,定期点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四是创优关爱机制。妥善安排驻村干部食宿场所,及时兑现交通、生活、保险、体检等各类补贴。建立定期谈话机制,县级部门、派出单位、乡镇主要领导通过集体或个别谈话的方式,定期了解驻村帮扶队伍生活、工作实际困难和思想动态,为其干事创业加油鼓劲。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踏实、成效明显的驻村帮扶干部进行评优表彰,条件成熟的优先提拔使用,切实提高干部驻村帮扶积极性。(贵州省镇远县大地乡人民政府 钟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