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文章指出,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讲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树牢政治理想、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守好政治纪律。
在强化理论武装上力行,牢固树立政治理想。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无数的革命烈士以坚定的信仰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前进的灯塔,全体党员干部要时刻通过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只有坚持不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洞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奥秘。
在涵养人民情怀上力行,坚定站稳政治立场。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的人民立场,不变的初心本色,是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人民情怀;面对兰考的风沙、盐碱、内涝之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抗洪斗争中“我是党员我先上,洪水不退我不退”的冲锋在前......一脉相承的,是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党员干部要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始终奋战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当人民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确保政治立场不偏移。
在擦亮政治慧眼上力行,正确把稳政治方向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的第一位问题,如果在方向上出现偏离,将会犯颠覆性错误。在“狂风暴雨”、“大雾弥漫”中能始终擦亮眼睛,不迷失方向,这是全体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正确把稳政治方向,果断关闭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严格管控的重要决策,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疫情防控格局。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洪涝灾害多地发生,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要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尤其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确保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在常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上力行,严格遵守政治纪律。
“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 严明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保障,关于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对“国之大者“不了然于心,滥用手中权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围猎“。党员的思想觉悟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组织纪律也不会随着职务变化而自然增强。党员干部心中要常悬“达摩克利斯之剑”,要将党章牢记于心,做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要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做政治上的“老实人”。(汤剑雄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洪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