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弘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艰苦奋斗,实现“美丽高岭”奇迹。首次了解塞罕坝,是从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中知道,有一个地方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更难以想象的是,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个水草丰沛、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美丽高岭”。正是清王朝和日本侵略者对塞罕坝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开采和掠夺,导致了解放初期,塞罕坝变成了满目荒凉,飞沙蔽日的景象。而随着国家下发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通知,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毅然决然、前赴后继地踏上征服塞罕坝这片荒凉之地的征程。即使是生活资料极度短缺、住房简陋、极度严寒,一批批、一代代塞罕坝先驱们始终怀着“再难也要上”的精神,最终实现了115万亩林场从无到有。正是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书写了塞罕坝的奇迹,绘出了如今塞罕坝“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这般美丽的画卷。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广大的乡镇年轻干部要学习“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心怀,在基层不断发挥自身的光和热,推动美丽乡村的不断发展。
科学务实,引领绿色发展征程。塞罕坝在一代代不断实践摸索,积累了丰富的造林经验,通过科学技术攻关,造就了一片片绿色生态的林地。正是在这种科学务实,求真探索的精神下,铸就了塞罕坝的奇迹。“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塞罕坝人脚踏实地,科学务实地为后人引领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作为全面乡村振兴的一线人员,要弘扬塞罕坝精神中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科学决策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真真切切地为全面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疗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而艰苦奋斗。(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墩乡 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