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

——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2021-08-26 14:47:23 | 来源: 中廉在线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随着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故事被放大到我们的眼前,这些生动的故事凝聚着我们党的百年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用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通过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强大动力,就要用讲党史故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为民服务要“用心”,多点“温度”,解决群众的“操心事”。1948年,当淮海战役的序幕拉开之时,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民群众支前运动,在东起黄海之滨、西至豫西地区、北自山东渤海、南达苏北长江沿岸,纵横3000公里的地区开展起来。95岁的李时良老人是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淮海战役期间,像李时良这样的支前民工有543万。他们全心全意地支持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决战。人民群众把淮海战役当作保卫自己胜利果实的战争。独轮、木质……人民群众正是推着这样的小推车把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方。当时人民群众家里并无存粮,却勒紧裤带,把一碗一瓢省下来的粮食,毫无保留地送到前线。在渡江战役期间,许多渔民船工报名参加运送大军渡江的船队,14岁的马毛姐就是其中之一。和其他船工一样,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破浪前行。老百姓除了提供船只、担当船工之外,在协助练兵、修路补桥以及转运物资和伤员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时代在变,但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故事没有变。百年大党,根在人民。共产党人不忘本,最重要的就是“心”系人民、“温暖”群众,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人民群众最清楚基层现状、最清楚自身所需所想所望。为群众办实事,要真心诚意、相信群众、敞开大门,面对面听取群众建议,采取“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群众最真实诉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问题症结,找出解决办法,解决群众的“操心事”,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为民服务要“用情”,多些“方法”,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中央红军在1934年突破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后,在汝城县境内进行了长征半个月来首次较长时间的休整。红军纪律严明,战士们睡在屋檐下、空地里,不仅没有动村民的东西,还帮助村民打扫卫生、挑水等。这时,有位30多岁的村民徐解秀拉了3位女红军住到自己家里,腾出自家那张宽1.2米的木床,垫上稻草,床边架上一条搭脚的长板凳,徐解秀带着1岁的儿子加上女红军们,就这样挤到了一张床上。看到简陋的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烂棉絮,女红军便拿出她们唯一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母子一起横盖着。临走时,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难熬,3位女红军执意把被子留给她,但徐解秀坚决不同意。推来推去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索性找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还留下两句话:“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敌人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生活。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的,送您一床新被子。”抱着半条被子,徐解秀含着泪,送了女红军一程又一程。“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正因为有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能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伟大成就。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一方面,要始终坚信唯有“情”系人民群众,凝聚群众力量,坚定人民立场,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定要下决心解决,巧用各种“方法”,争取群众情感上、认识上的理解,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让和谐稳定早日生根接种。

为民服务要“用力”,多接“地气”,解决群众的“揪心事”。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子海拔200多米,但村口海拔却有1170米,整村被四面千米绝壁合围,曾经只有一条“攀岩”式的出村路。1997年1月,一位名叫毛相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并带头签下一份“生死状”,写下“修路中,本人死了与村上无关”。为动员村民,毛相林带头卖粮卖猪、掏空积蓄、抵押房产,又求母亲拿出积攒的700元养老金。在他的带动下,每家每户挤出10元钱,筹集了近四千元启动资金。1997年的冬天,村民们正式开工修路。因为没有专业的工具,村民们只能选择铁镐、大锤,甚至是镰刀、锄头等农具,把悬崖壁上的石头一块块凿下来,向峭壁要路。2004年4月,历时7年,毛相林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带领村民凿出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如今,下庄村不仅成立专业合作社种脐橙、种西瓜,还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个有着43年工作经历、29年党龄的党员,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过上富裕文明生活。他用苦干实干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书写下愚公精神的当代传奇。我们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时,要向毛相林学习,要从最困难的问题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俯下身子,虚心向群众请教,“力”所能及为群众办接“地气”的实事。只有依靠群众,与群众多商量,让群众参与进来,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才能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真正让群众满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东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任启宏)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