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打好人才振兴“三张牌”擘画乡村振兴好蓝图

2021-08-26 08:59:18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陈希部长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坚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走好乡村振兴路,关键靠人才”。乡村振兴,必须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善用人才,要打好人才振兴“牌”,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抓好人才振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打好“引才牌”,栽树引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栽树引凤”重在“引”。加强乡村人才振兴,要认真摸清村情实际,制定人才振兴路线,一村一张需求清单,一村一个引才方案,想方设法广开进贤之路。探索“就地取才”新模式,激活“牛专家”“羊秀才”的经验优势,将畜产品加工能手、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致富带头人等人才引进至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引导成立乡村振兴互助组,聚集乡村力量,破解牧区畜产品加工技术滞后、畜牧业发展不畅、信心不足的“中梗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项目引才、帮扶引智、产业招引等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交流机制,支持驻村干部、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投资兴业、智力入股,参与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线中来,真正打造一支具有乡土情怀、懂政策、有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队伍。

打好“育才牌”,因地制宜,为乡村振兴厚植“生长沃土”。开启乡村振兴“新篇”,要着眼本土人才,本土人才永怀一颗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浓郁情怀,本土人才做出的乡村振兴贡献更加“接地气”。因此,要打好本土人才“育才牌”,注重发现、培育好年轻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等“后备型”人才,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库。充分利用引进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差异化“赋能提升”工程,量身定制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举措、分渠道,开展本土人才技能培训。采取“一带一”“一带多”“师傅带徒弟”方式安排本土青年业务骨干“拜师学艺”,积极探索“专家服务期间全程跟学、专家离县后网上求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本土“生力军”,擘画人有所长、人尽其用、人才辈出的人才振兴美景。

打好“用才牌”,才尽其用,为乡村振兴搭建“广阔舞台”。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是乡村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应树牢“人力资源”意识,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建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引进人才“量身”解决阶段性住房难题,给予人才家属随迁随调、子女入学等服务,让人才无忧,安心静心工作。选树振兴典型,依托媒体平台,加大优秀人才事迹宣传力度,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加速形成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激励人才干事创业。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机制,以工作量、工作难度、工作质量等指标,提高人才薪酬待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既要注重人才考核评价的组织实施,更要重视考核的结果运用,进而激发人才的干事创业激情,让人才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一展所长,尽情挥发聪明才智。(青海省天峻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教育科干部 彭毛多杰)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