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做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2021-02-26 10:41:22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1年2月25日,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在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也是在这一天,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在北京市朝阳区挂出,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一名基层的青年党员干部,深深的体会到要不断“成长”,才能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

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我们要当好群众“知心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更要把耳朵留在基层,把腿脚扎进泥土,把口碑立于民心,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真正做到深入基层体民心、贴近群众察民情、经过调研了民愿、做好群众知心人。

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我们要当好公共“服务人”。公共服务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乡村振兴的“显示器”,也是乡村振兴的“处理器”,更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优质的公共服务不仅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的保障,更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有力保障。基层党员干部要聚焦群众在公共服务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指南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目的地。勤于学习,精于业务,敢于实践,懂政策、懂需求、懂方法,少官话套话、少专业术语,多方言土语、多通俗“地气”,做好公共服务人。

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我们要当好产业“发展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基层党员干部虽人在乡镇基层一线,但眼光不能仅局限于此,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不仅要向下看见乡土风貌,结合乡村特点,发展合适产业,更要向外开阔视野,关注市场动向,捕捉经济热点,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更新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用先进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引导群众改革,引导群众发展、创新,调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做好产业发展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的体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愿望;“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是孙中山的理想。在当下这个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伟大时刻,我们更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做好群众“贴心人”、当好公共“服务人”、成为产业“发展人”,为乡村振兴工作尽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人民政府 陈旭)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